【乡村振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有一个从负债150万元的"空心村"蜕变为年收入690万元的"亿元村"的乡村振兴典范,这就是鲁家村。十载耕耘,这片16.7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地,以"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创新模式,书写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感受田园综合体的时代脉动。
产业振兴:从"四无村庄"到家庭农场集聚区
2011年,鲁家村还是"无名人故居、无古村落、无风景名胜、无主导产业"的"四无村庄"。如今,这里已建成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18个特色农场如珍珠般散落在4.5公里观光小火车环线上。
创新模式:通过"统一规划、各自经营"的格局,吸引社会资本20亿元,形成桃花、葫芦、野山茶等差异化产业布局。2023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休闲农业收入占比达60%。
富民成效: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1.9万元跃升至5.2万元,构建"股金+租金+薪金"多元增收体系。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长至近2亿元。
生态蝶变:从"卫生倒数第一"到国家森林乡村
曾因环境脏乱差被全县通报批评的鲁家村,如今已是"开门见绿、处处皆景"的4A级景区。
环境整治:高标准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组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美化"五化工程,河道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III类。
生态转化:建成鲁家湖、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体育中心"一湖三中心",林地覆盖率超80%的丘陵地貌成为生态旅游的天然画布。
文化铸魂:从空心村落到乡愁博物馆
在现代化进程中,鲁家村特别注重保留乡村文化基因:
文化传承:打造乡村文化博物馆,收藏500余件反映农耕文明的历史物件,通过"老物件讲故事"活化乡土记忆。
文旅融合:开发"国宝一日游"联票,将古越文化、鄣郡文化融入农事体验,形成"亲手采摘+文化研学"的特色产品线。
治理创新:从"PPT招商"到乡村振兴标准答案
村党委书记朱仁斌,2011年上任后,面对"四无村庄"(无名人故居、无古村落、无风景名胜、无主导产业)的困境,他创新采用"先讲规划后看现场"的招商方式,累计制作3000余份PPT向投资方展示发展蓝图。这种"信任前置"的招商策略成功吸引了2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其中仅家庭农场集聚区就撬动近20亿工商资本,成为鲁家村治理创新的生动注脚:
智慧治理:引入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实现农作物增产25%;与高校合作培训200余名村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共建共享:建立"村民说事会"平台,重大事项实行"五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如观光小火车项目方案经13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实现"村民变股东、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三变改革。
三变改革成效——
村民变股东:成立安吉鲁家乡土旅游公司,村民持股49%,2023年分红达1200万元。
农房变客房:改造闲置农房68栋,发展精品民宿23家,户均年增收8万元。
产品变商品:开发"鲁家十八味"农产品品牌,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交通配套升级:开通县域公交专线3条,实现与安吉高铁站、杭州都市圈的1小时交通圈,日均客流量达2000人次。
从负债累累到集体资产过亿,从环境脏乱差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鲁家村的实践印证了"田园综合体"这一乡村振兴路径的生命力。正如那穿梭在农场间的小火车,鲁家村正载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驶向共同富裕的下一站。未来,这里将继续书写"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