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当指尖轻抚过温润如玉的瓷胎,当耳畔响起窑火噼啪的千年回响,景德镇——这座以瓷为魂的千年古镇,正以山水为卷、窑火为笔,书写着东方美学的永恒诗篇。从皇家御窑的恢弘到瑶里古镇的烟雨,从陶溪川的创意到三宝村的野趣,六处名胜如六颗明珠,串联起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御窑博物馆:红砖拱顶下的皇家记忆
坐落于景德镇市珠山区珠山中路187号的御窑博物馆,是景德镇最震撼的地标建筑。其红砖拱体灵感源于传统柴窑,蜿蜒的曲线与下沉庭院构成时空隧道。馆内珍藏明清御窑瓷器,从青花牡丹纹梅瓶到粉彩百鹿尊,件件见证“白如玉、明如镜”的皇家工艺。游客可触摸窑砖残片,感受“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迹。

古窑民俗博览区:活着的陶瓷史诗
作为全国唯一以陶瓷为主题的5A级景区,这里复刻了宋、元、明、清四代古窑。在清代镇窑前,非遗传承人演示拉坯、彩绘的七十二道工序;瓷乐表演中,陶瓷碗碟奏响《青花瓷》的旋律。最神奇的是“会唱歌的碗”——轻抚碗沿,清越之声如泉流淌,仿佛千年窑火在耳畔低语。

瑶里古镇:烟雨江南的瓷源秘境
“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瑶里,是景德镇最温柔的注脚。青石板路蜿蜒于徽派建筑群,瑶河穿镇而过,吊脚楼倒映如画。在瓷器工艺博物馆,唐代制瓷作坊的遗存诉说“窑里”的起源;漫步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的负氧离子沁人心脾。陈毅同志曾在此领导新四军改编,红色记忆与山水相融,相关旧居和展示馆至今仍为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陶溪川文创街区:工业遗产的文艺新生
由国营宇宙瓷厂改造的陶溪川,是“景漂”青年的创意天堂。红砖锯齿厂房与54米高烟囱构成工业风背景,夜间市集汇聚全球陶艺作品。美术馆里,传统青花与现代装置碰撞出火花,老窑炉遗址旁,酒吧飘出爵士乐——历史与时尚在此交响。
街区内的“邑空间”是青年创客的孵化平台,累计聚集了3.1万名国内外青年创客,形成“创意集市+工作室孵化+主题展会”的生态矩阵。2025年春秋大集还吸引了近千名国际手工艺人和56国艺术家参与。

三宝国际陶艺村:隐世匠人的乌托邦
藏于山坳的三宝陶艺村,由旅加陶艺家李见深于1995年筹建,保留徽派建筑风格和“干打垒”土院墙,形成“原生态村落+国际化陶艺”的独特聚落,是陶艺家的世外桃源。青瓦土墙的工作室散落竹林,匠人用古法柴烧出冰裂纹瓷器。溪边“瓷片墙”由历代残片砌成,阳光折射出彩虹光晕;陶艺工坊里,游客可体验“手随泥走”的禅意,让泥土在旋转中重生。
三宝村已吸引全球陶艺家驻留创作,并成为“景漂”青年聚集地,现有近200家陶瓷文创机构入驻,衍生出陶艺与夏布、银器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五千年瓷魂的殿堂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前身为景德镇陶瓷馆,2015年新馆开放,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以“无语佛”(沉思罗汉)等网红展品吸引大量游客,成为景德镇文化新名片。从新石器时代陶罐到现代创新釉彩,5万件藏品勾勒出“薄如纸、声如磬”的技艺巅峰。镇馆之宝元青花梅瓶,缠枝牡丹纹如云卷舒,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从御窑的皇权威仪到瑶里的烟雨柔情,从古窑的匠人坚守到陶溪川的青春激荡,景德镇以瓷为媒,将千年风华凝于掌心。当您踏上这片土地,触摸的不仅是温润的瓷胎,更是一部用窑火写就的东方史诗。青花瓷里藏着烟雨江南,釉色流转间,千年古镇正等您续写新篇。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文旅频道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