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礼】:在辽东半岛的苍茫山海间,非遗文化如繁星闪烁,承载着满蒙汉多民族交融的智慧。从医巫闾山的剪纸到辽河畔的鼓乐,这些活态遗产正以蓬勃生机讲述着"天辽地宁"的传奇。让我们循着七律的诗意,揭开六大非遗瑰宝的面纱。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刀尖上的图腾史诗

传承人:刘吉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位岫岩满族剪纸的守护者,以一把刻刀复刻萨满信仰的密码。她的《满族创世神话》系列长卷,用阴阳镂刻技法呈现"神鹰救主"传说,其中9米巨作《白山黑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25年,她携《玉猪龙》剪纸亮相新疆非遗展,以红山文化符号架起文化桥梁。

辽宁鼓乐

穿越千年的宫廷绝响

传承人:于水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辽南鼓乐世家第四代传人,于水龙复原的唐代《浑河畔》套曲,用笙管齐鸣再现盛唐气象。其弟子在2025年非遗日展演中,以12面建鼓演绎《八仙庆寿》,鼓点如松涛震荡,获评"最震撼非遗现场"。

锦州皮影

三尺白幕的江湖

传承人:马凤兰、赵忠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对"皮影侠侣"创新推出《辽沈战役》系列,用驴皮雕刻的坦克大炮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其作品《三英战吕布》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更在2025年文化润疆活动中,以《新疆舞曲》皮影戏惊艳和田。

岫岩玉雕

昆仑玉魄琢山河

传承人:陈焕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独创"俏色巧雕"技法,在《胜利桥》玉雕中,以黄玉雕志愿军战士,白玉塑鸭绿江水,作品成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镇馆之宝。2025年新作《龙腾盛世》以昆仑玉与岫岩玉双料雕刻,象征辽疆情深。

抚顺地秧歌

黑土地上的狂欢

传承人:巴恒金、袁贵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对师徒将满族狩猎动作融入秧歌,独创"鹰步""箭步"等步法。2025年沈阳国际非遗节上,他们带领200人方阵表演《丰收锣鼓》,头戴鹰翎冠、手持太平鼓的舞阵,被外媒称为"东方迪斯科"。

凌源皮影戏

光影里的道德经

传承人:许子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位"皮影哲学家"用《老子出关》系列打破传统题材,其创新"多层透影"技术,使鹿车仙鹤在纱幕上投下三重光影。2025年北京非遗展演中,他的《量子纠缠》皮影剧,用现代科学诠释古老智慧。

当七律的平仄遇见非遗的匠心,辽宁大地上正书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这些传承人用一生守护的文化基因,终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正如副标题所咏:"千载匠心传古韵,一城风物续新章"。

香港环球卫视《非遗巡礼》栏目,探访千年技艺,聆听匠人初心。从苏绣的丝光流转到昆曲的水磨雅韵,从苗银錾刻的星河闪烁,到迷你风筝的云卷云舒,记录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之美闪耀未来。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