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滇西南的苍翠群山中,云南省镇沅县恩乐镇玻烈村正以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从“贫困驿站”到“精品示范村”的华丽蜕变。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马蹄声碎的商贸节点;如今,依托“交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玻烈村以古道文化为魂、生态产业为基、基础设施为翼,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的乡村振兴画卷。

‌一、强基固本:畅通发展“血脉”‌

‌路网织就致富通道:2024年5月,全长6公里的玻烈公路完成沥青化改造,串联起万亩沃柑基地与茶马古道文化遗址,彻底打通产业发展的“主动脉”。道路升级后,农产品运输效率提升40%,沃柑年产值突破5亿元,远销全国及海外。

绿美路”提升生态颜值:玻烈村将道路建设与生态美化结合,2024年种植凤凰木、三角梅等1000余株,2025年扩种蓝花楹、冬樱花等2万余株,形成“车行画中、四季有景”的生态廊道。

长效管护机制:通过“路长制”压实镇、村两级责任,发动群众参与日常维护,实现道路“畅、安、舒、绿、美”的常态化管理。

‌二、产业振兴:农文旅融合“新引擎”‌

沃柑产业全链升级:从2016年1.24万亩扩展至2025年1.2万亩,玻烈村沃柑产业形成“标准化种植+智能分拣+冷链物流”体系,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模式,年收益分成达148万元。

文旅融合激活古村:‌“㐷来玻烈”插秧节‌:以农耕体验、古道徒步为主题,吸引亲子游客沉浸式参与插秧、稻田捉鱼等活动,2025年游客量同比增长60%。

‌文化IP打造‌:依托清代《玻烈河桥功碑》等茶马古道遗迹,开发“玻烈米”“三糯米香酒”等特色品牌,农特产品展销区成为游客“抢手货”。

生态旅游赋能增收:保留玻烈河原始风貌,建设生态木栈道,打造“稻田咖啡馆”“研学基地”等新业态,让田园风光变身“诗和远方”。

‌三、生态为底:绿色发展“新样板”‌

玻烈村坚持“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稻田循环经济‌:推广“鱼稻共生”模式,150亩稻田实施艺术化改造,田埂加固2000米,空心砖饰面兼顾功能与美观。

‌水利设施完善‌:新建金属管倒虹水渠500米、三面光沟1000米,保障灌溉效率提升30%。

‌四、文化铸魂:古道遗风“焕新生”‌

‌碑刻文化保护‌:乾隆年间《垂久碑》、嘉庆《新抚除弊安民碑》等文物成为研学热点,讲述马帮历史与治理智慧。

‌民族特色传承‌:彝族、哈尼族传统民居与现代农业设施和谐共存,举办“苦聪文化节”增强文化认同。

从“交通末梢”到“融合枢纽”,从“贫困山村”到“精品示范”,玻烈村的振兴之路,是基础设施与产业联动的协奏曲,更是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未来,这座茶马古道上的明珠,将继续以“绿美路”为笔、以“沃柑红”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壮阔长卷中,书写更璀璨的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