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杭州余杭的北隅,苕溪水畔的永安村正以一场"稻作革命"书写乡村振兴的传奇。从2017年集体经济不足30万元的薄弱村,到2024年经营性收入突破600万元的共富样板,这片7.09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七年时间完成了惊人蜕变。如今,连片稻浪与数字科技在此交融,传统农耕与现代运营在此共生,让我们走进这个"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解码其振兴密码。

组织创新:双轮驱动激活发展动能

永安村以"组织+人才"双赋能破局,在全国首创"乡村造梦师"机制。通过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团队,构建"强村公司+种植大户+农户"利益链,实现土地流转率97%、党员带头100%流转的集约化经营。更联动周边七村成立杭州禹上稻乡公司,八村统一品牌、规划、运营,形成片区组团发展的"余杭模式"。这种抱团发展使村集体收入七年增长20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6.3万元。

产业振兴:稻浪里长出"三产融合"生态链

作为"禹上稻乡"核心区,永安村创新实践三大路径:

‌耕地保护创效益‌:全国首创"田长制",建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核心区亩均净收益达5800元,较传统种植提升近3倍。

‌认养模式拓市场‌:开发"稻田认养""共享菜地",吸引69家企业、200余家庭参与,年认养收入超500万元。"智慧认养小程序"让城市消费者实时查看稻作生长。

‌农文旅融合增值‌:举办开镰节、村播文化节等活动,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带动米酒等农产品销售200余万元,农文旅综合收入达1075万元。"稻梦空间"数字应用更获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典型案例。

生态治理:从环境整治到诗意栖居

通过拆除违章建筑1.2万㎡、清理田间垃圾380吨,永安村重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肌理。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实现绿色防控,耕保率保持97%高位。如今的永安,既有"彩虹步道绕稻浪"的生态美景,也有"长者食堂飘茶香"的温情场景,成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文化赋能:传统农耕邂逅数字文明

深挖稻作文化内涵,永安村打造"稻香十二时辰"体验线:晨起插秧研学、午间米酒酿造、暮时稻田音乐会。与浙江大学共建教学基地,引入"大米姐"等IP,培育青黛扎染、稻香书画院等文创项目。这种"产学研用"融合模式,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样板",永安村用实践证明:守护耕地红线与乡村振兴绝非悖论。在这里,我们看见智能无人机掠过稻浪的科技图景,听见认养家庭收割时的欢声笑语,更触摸到一个村庄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正如《农民日报》所评:"永安路径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方案"。未来,这片稻香弥漫的土地将继续书写"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