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长江入海口的南翼,金山区如一颗镶嵌于沪浙交界的生态明珠。这里既有千年渔盐文化的厚重底蕴,又有乡村振兴激荡的时代脉动。让我们沿着稻浪翻滚的田野、白墙黛瓦的村舍,走进六个特色鲜明的示范村,见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动转化。
漕泾镇水库村
长三角"水乡客厅"
作为上海首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水库村以"三园里"项目为核心打造水生态综合体。2024年建成的水文化体验馆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58栋农宅通过"三权分置"改造为精品民宿集群,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万元。特色水产养殖区年产南美白对虾300吨,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廊下镇山塘村
沪浙毗邻党建标杆
这个与浙江平湖一桥相连的村落,依托"明月山塘"跨省景区实现文旅融合。青瓷非遗馆、半亩方塘艺术中心等8个文化场馆串联成线,年举办农民画创作等文化活动40余场。2025年新建的智慧农业大棚实现番茄亩产8吨,带动周边132户农户增收20%。
朱泾镇待泾村
花开海上生态样本
围绕"花开海上"生态园形成的"农业+康养"产业链令人瞩目。2000亩梅园、樱花园四季轮绽,林下种植的200亩铁皮石斛年产值破千万。村集体开发的"花隐闲居"养老社区入住率达95%,首创的"以花抵租"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张堰镇百家村
千年文脉赋能新生
保存着7处明清建筑的百家村,将"张堰历史文化名镇"基因注入乡村振兴。活化利用的状元井、尚书浜等古迹构成研学路线,年接待学生3.2万人次。与复旦合作建立的"乡村创客空间"孵化出8家文创企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增长率达17.3%。
吕巷镇和平村
水果之乡的甜蜜升级
"皇母"蟠桃发源地通过品种改良实现亩产值超5万元。数字化分拣中心日处理鲜果60吨,冷链物流直达盒马鲜生。2025年启用的"桃文化博物馆"集合VR采摘体验,国庆期间单日客流突破8000人。村民自发组建的12支文艺团队,让田头山歌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
枫泾镇新义村
艺术振兴田园
中国故事村"以"众创入乡"闻名,陆家埭艺术家聚落入驻22个工作室。7.8公里故事长廊展示村民口述史,天域生态农庄实现"亩产万元"目标。2024年村民参与的《新义村志》获评"中国最美乡村史志","百姓书场"项目获国家文旅部表彰。
从漕泾的波光潋滟到枫泾的墨香氤氲,金山区六个示范村犹如六颗璀璨的珍珠,用各具特色的振兴实践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哲学。当现代农业的齿轮咬合历史文脉的链条,当生态资本的密码解开共同富裕的方程,这片土地正书写着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金山答卷"。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