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渝东南的酉阳县,这座"世外桃源·土家圣地"正以乡村振兴的妙笔,绘就着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交融的绚丽画卷。酉阳县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里不仅是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更是土家族、苗族文化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的典范区域。让我们走进这片浸润着民族风情的土地,感受示范村如何以文塑旅、以产富民、以绿为底,谱写各具特色的振兴篇章。
当晨雾缭绕桃花源的吊脚楼,当晚霞映红酉水河的碧波,酉阳的乡村正在演绎着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共生的振兴故事。从非遗传承到研学旅游,从高山避暑到田园度假,示范村犹如一幅幅风情画卷,在武陵山区绽放着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他们以创新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酉阳样本。
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
文旅融合的先行者
天山堡村依托桃花源景区,发展特色民宿集群。村民的"云上人家"民宿,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带动周边多户农户增收。建设的非遗展示中心,每年接待众多研学团队前来参观。
板溪镇山羊村
高山避暑的示范地
山羊村利用海拔优势,打造避暑经济。村民的"云端小筑"民宿群,夏季接待大量游客入住,年收入达百万元。建设的登山步道和观景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酉水河镇河湾村
滨水旅游的特色村
河湾村依托酉水河资源,发展水上旅游。村民的"渔家乐"集群,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村里建设的土家文化体验馆,每年举办民俗活动几十场次,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龚滩镇红花村
非遗文创的传承地
红花村振兴土家织锦、木雕等非遗技艺,建成文创基地。传承人的"织锦工坊",年销售额达百万元,带动许多村民就业。每年举办的民族手工艺展,成为区域文旅品牌。
龙潭镇渤海村
研学旅游的示范点
渤海村打造农耕研学基地,建设体验项目15个。村民的"田野课堂",每年接待研学学生上万人次,开发的农事体验课程,获评市级优秀研学产品。
从桃源天山到高山山羊,从水韵河湾到龙潭渤海,酉阳以不同的维度诠释着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在这片融合了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土地上,新时代的酉阳人正将资源优势与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续写着"世外桃源·土家圣地"的崭新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