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秦巴腹地,茶香漫卷;乡村振兴,平利争先。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平利县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引擎,打造出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示范村落。让我们走进这些诗意栖居地,感受乡村振兴的澎湃脉动
长安镇金沙河村
茶旅融合的山水画廊
金沙河村依托万亩生态茶园,打造"云顶茶海"观光带,建成茶文化体验馆、星空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这里"春采明前茶,夏避暑纳凉,秋品富硒宴,冬赏雾凇雪",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广佛镇八角庙村
数字赋能的智慧田园
八角庙村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农业园区,通过物联网系统精准管控2000亩绞股蓝基地。无人机巡田、智能滴灌、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应用,让传统药材种植焕发新生,产品溢价达40%,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0万元。
大贵镇百家湾村
非遗活化的文化明珠
以国家级非遗"平利弦子腔"为核心,百家湾村建成非遗传承馆、农耕文化博览园,开发文创产品120余种。"非遗+研学""非遗+民宿"模式年创收600余万元,老艺人带徒传艺32人,让古老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重放异彩。
老县镇蒋家坪村
绿色工业的生态样本
蒋家坪村创新"村企联建"模式,引进环保型社区工厂11家,发展毛绒玩具、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解决300余人就近就业,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民月均工资达4500元。
三阳镇梁家坝村
三产联动的富硒粮仓
通过"优质稻+稻花鱼+观光农业"立体种养,梁家坝村建成富硒有机稻田3000亩,开发稻田艺术景观、农事体验项目,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梁家坝大米"品牌价值超2亿元,户均年增收3.8万元。
兴隆镇冠河口村
能人引领的创业沃土
返乡能人周世军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天麻种植,采用"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建成天麻菌种培育中心、电商直播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2024年天麻产业产值达1.3亿元,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200余个。
从茶香四溢的金沙河到数字跃动的八角村,从弦音袅袅的百家湾到机声隆隆的蒋家坪,平利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些示范村如同镶嵌在秦巴山区的明珠,以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