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家忠自1956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北京大学东语系和越南河内综合大学;196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94年3月至2000年7月,先后任驻老挝和驻越南大使。
援越部队在越南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受胡志明主席的委托,率党政代表团到达北京,要求中方扩大对越南的援助,并向越南派出工程兵、铁道兵和高炮部队。
4月8日,刘少奇主席代表中方表示,援越抗美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方针是:“凡你们需要的、我这里有的,我们尽力援助。你们不请,我们不去。你们请我们哪一部分,我们就派哪一部分去。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你们手里。”
毛主席还曾对胡志明主席说:“咱们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不要客气。”
应越方要求,从1965年10月到1968年3月,中国先后向越南派出高炮、工程、铁道、后勤等支援部队总计达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人。
出国前,总政治部特别颁发了《援越抗美部队人员纪律守则》,明文规定要“尊重越南民主共和国,尊重越南劳动党,尊重胡志明主席,尊重越南人民,尊重越南人民军”,还规定要“爱护越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认真为越南人民做好事”。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执行任务期间,作战、施工、后勤保障和交通运输等费用全部由中方承担,不增加越南方面的任何负担。
中国援越部队同越南人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越南北方的领空,保证越南北方运输线的畅通,使越南人民军得以抽调大批部队到越南南方作战。其中,高炮部队和工程兵的防空部队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国飞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国飞行员42人。
为了保密,中国援越部队都穿蓝色的制服,部队也不称“师”“团”,而称“支队”“分队”,一个“支队”就是一个师,一个“分队”就是一个团。
为了让中国援越部队及时了解越南抗美斗争的形势,越南中央统一委员会每月都向中国大使馆提供一份介绍材料。使馆领导指派我负责将材料翻译成中文,用油印机印出若干份,及时发给部队各单位。
援越部队的后勤保障相当充足,但吃不上新鲜蔬菜。由于上级明文规定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援越部队不敢随意就地开荒种菜。胡志明主席得悉后,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中国支援部队来到越南,就是为了保护越南的一草一木。”在胡志明主席的关怀下,援越部队很快解决了种菜问题。
越战期间摄于大使馆院内,作者身后的两层楼曾遭美机轰炸。
当时越南市场上很难买到新鲜的扁豆,而中国援越部队能种出很好的扁豆。一次,援越部队给使馆送来一卡车扁豆,大约有两千多斤。当时使馆只有四五十人,于是在很长时间里,食堂几乎天天给大家做扁豆,炒扁豆、焖扁豆、扁豆水饺、扁豆包子……我记得从那以后,有好几年我一闻到扁豆的气味便反胃。
援越部队经常派人到使馆联系工作,我和他们经常接触,有时候还和一些同志聊聊天,听他们谈些见闻。
我记得一位同志说,当时工程部队都是昼夜轮班施工。一次,一名战士下夜班回营房,刚打开房门,只见一只老虎睡在战友的床下,战友也正睡得香甜。这位战士意识到,一旦老虎醒来,很可能会把战友吃掉,至少也会把战友咬伤,但部队的纪律是不得伤害越南的野生动物。因此,这位战士不敢擅自向老虎开枪,只得硬着头皮去请示上级首长,得到同意后赶忙返回营房。幸好老虎和战友都没有睡醒,战士向老虎开了枪,保住了战友的性命。
在整个执行任务期间,全体干部战士模范地贯彻执行了《守则》,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本色。部队在完成国际主义义务后,于1970年7月全部撤回中国,但有1442位烈士长眠在越南北方的土地上。
1968年,胡志明主席在接见中国工程部队代表时,高度评价中国援越部队的工作,他说:“我赠给你们一个荣誉称号:你们是来时人人敬爱、走时人人想念的革命部队。”
抗美斗争最后胜利
1973年6月,越南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率党政代表团访华时说:“中国党、中国政府和人民本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一向给予越南人民以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为有效增强越南人民的战斗力、国防和经济实力作出了贡献,鼓舞我们不断前进,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人民所给予的形式生动和丰富的支持和援助,体现了你们对越南人民的深切诚意,这一切将永远不会磨灭地铭记在我们心中。”
1973年6月,越南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和政府总理范文同率党政代表团访华,周总理亲自到首都机场迎接。之后,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又亲自陪同越南客人到西安和延安参观访问。(图源:《中越关系四十年亲历》)
1973年11月27日,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美国和南越伪政权的代表,经过5年的谈判,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至此,美国投入54.4万兵力、消耗2500亿美元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按照巴黎协定,美军在60天内全部撤离了越南南方。
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一举攻克西贡,至此越南南方完全解放,从而宣告了抗美救国斗争的彻底胜利。
从20世纪50年代抗法战争和60年代抗美战争,直到1975年越南南方完全解放、越南实现全国统一,中国向越南提供的援助,按照当时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计算,总额超过200亿美元。除14亿人民币的无息贷款外,其余全部为无偿援助。
每年清明节,中国大使馆的同志都去为在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中牺牲的中国烈士扫墓。(图源:《印支外交亲历》)
那时中国的国力并不强盛,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尤其是期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但中国人民不惜做出民族牺牲,节衣缩食,从道义上、物质上、人力上全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忠实履行了国际主义义务。
图文转自:外交官说事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