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黔北高原的青山绿水间,湄潭县这座"中国茶乡"正以乡村振兴的妙笔,绘就着茶香四溢的田园诗篇。这里不仅是"贵州茶业第一县",更是红色文化与生态农业交相辉映的沃土。让我们走进这片浸润着茶香的美丽乡村,感受六个示范村如何以茶兴业、以红铸魂、以绿为底,谱写各具特色的振兴华章。

当晨雾轻抚永兴茶海的碧浪,当夕阳染红核桃坝的民居,湄潭的乡村正在演绎着茶产业与红色文化交融的振兴故事。从万亩茶海到红色研学,从农旅融合到非遗传承,六个示范村犹如六片茶叶,在黔北大地舒展着乡村振兴的芬芳。他们以创新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西部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湄潭方案。

永兴镇马义村

茶海经济的领航者

马义村拥有连片茶园1.2万亩,建成"茶海之心"4A级景区。茶农的50亩有机茶园,通过欧盟认证,亩产值达万元。创新的"茶园认养"模式,连接省外上百客户。

湄江街道核桃坝村

茶旅融合的示范园

核桃坝村打造"家家有茶园、户户做民宿"的产业格局。村民的茶文化民宿,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每综合收入非常可观。建设的茶文化体验中心,每年吸引多名茶艺工作者前来参加培训。

兴隆镇龙凤村

田家沟的诗意栖居

龙凤村保护黔北民居群落,打造"四在农家"升级版。村民将老宅改造成"茶香小院",带动周边多户村民发展民宿集群。每年举办的采茶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鱼泉街道新石村

红色研学的传承地

新石村修复红军长征遗址,建成"红九军团陈列馆"。讲解员王建国的红色故事讲堂,每年接待多家研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开发的"红军茶"系列产品,年销售额非常可观。

天城镇星联村

稻鱼共生的生态园

星联村发展千亩"稻+鱼"立体种养,亩均产量增收。农户的生态农场,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年销售额可观。建设的农耕文化馆,展示传统农具上百件。

西河镇石家寨村

非遗文化的活态馆

石家寨村振兴傩戏、花灯等非遗项目,建成传习所3个。传承人的花灯队,年演出上百余场,带动多名村民就业。每年举办的非遗文化节,成为区域文化品牌。

从茶海马义到民宿核桃坝,从诗意龙凤到红色新石,湄潭六村以不同的维度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在这片融合了茶香与红韵的土地上,新时代的湄潭人正将生态优势与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续写着"贵州茶业第一县"的崭新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 稿:清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