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贺英先后就读南京外国语学校、北外法语系;留学法国上布列塔尼雷恩第二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与北大联办公共管理硕士。

先后任外交部驻法国使馆随员,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三秘、二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联络部副处长、经济信息部副处长、会务部处长、副巡视员、法律事务部副巡视员、驻法国代表处代表、驻比利时代表处副总代表(首席代表)、二级巡视员,比利时卢森堡中资企业协会秘书长;曾先后四次国外常驻(法国、比利时);现退休。

曾在《人民日报》《扬子晚报》《世界知识》《世界博览》《国际展望》《金融博览》《文学报》等发表研究文章、译作、散文等,著有散文集《惜缘》(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0-1983年,4名分别来自北外、上外和北大的在校大学生由国家教委派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三批公派留法学生,按照中法政府合作协议,前往法国上布列塔尼-雷恩第二大学留学。我是其中唯一的女生。

作者与先生当年是留法同学,摄于雷恩二大。

作者(左一)留法期间与法国和英国同学合影。

抵法半年,即赶上1981年4月举行的七年一度的法国总统大选。随着选战硝烟在电视上愈来愈浓,我的好奇心也愈发浓重,和诸多法国同学一样,每天一到晚间新闻时间就端坐在楼下大厅里的电视机前。

应法国朋友皮诺之邀,在第一轮选举进行的当日,我来到他家所在的尚特必小镇现场观战。

1980年12月,作者(左一)与改开后第一批留法学姐做客Nicole家。

作者(右三)与改革开放后第一届留法学长做客法国朋友家。

皮诺在法国社保公司工作,由法中友协沙耶介绍认识。一到他家,意外遇到熟面孔——他儿子帕斯卡一眼认出我,之前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去他就读的圣雅可中学参加过研讨会,他对我有印象。

尚特必是雷恩市属下小镇,当天从早8点至晚6点开放总统选举投票。法国大城市设有多个投票点,通常设在学校或市政厅。尚特必只在市政府设了投票点。傍晚接近截止时间,我随皮诺一家三口同往投票点。19岁的帕斯卡是第一次行使投票资格。

排队进入后,工作人员会递给你一个信封,桌上叠放着的选票,每张上印着一位候选人名,通常人们会取多张进入挂着帘子的隔离间,把选中的选票放入信封封好出来,经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将信封投入票箱。

皮诺先生让我看他的选民证,上有其本人照片和证号,背面有注意事项:不得以虚假姓名进行选民登记,如虚假登记投票或重复登记多次投票,将被处以720-7200法郎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判6个月-2年的监禁。

四方形投票箱,每投进去一票会响铃一声,计数器上跳一个数。小镇投票结果出炉!社会党候选人密特朗遥遥领先。意料之中,尚特必小镇一向是社会党地盘,现任镇长即为社会党人。

全镇注册选民2156人,1817人参加投票,投票率84.28%,其中21张无效票,空信封或一个信封内有多张票皆属无效票。我当时认真地以法语进行了记录。

现场有法国人告诉我,在法国不参加大选投票甚至可能影响找工作,但是登没登记人家知道,投没投票却难被知晓,所以有的人登记后却不投票。

之后我又随皮诺一家人回到他家,打开电视,已有全法投票“预估”结果。此时的“预估”与最终数据已相去无几。10位总统候选人依次上电视就选举结果发表讲话,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位都自称赢家。

德斯坦表示其任总统7年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现在受到9位候选人群起而攻之,但仍居领先地位,是当然的胜者;不料,却遭社会党反唇相讥,称他较7年前得票率锐减4%,实为败者。

密特朗称其获得社会党有史以来最高得票率,且继不久前欧洲议会选举该党获23%得票率之后,此次进一步拉高至26%,他才是赢家。

后来两次荣登总统宝座的希拉克,此次排名第三,亦即无缘第二轮了。他强调勿停留在过去,要展望未来。

位居第四的法共马歇承认得票大降,但强调无论如何代表着500万选民。

在那个互联网远未到来的年代,电视竞选平台最有影响力也最有火药味,首轮选举中传统盟友不乏彼此攻讦,恰好成为第二轮对手投向对方的重弹。同时,各竞选人上电视严格按规则进行,各自次数与时间均等。

1981年法国总统大选,最终密特朗成功击败届满总统德斯坦当选,在野数十年,终于成功成为执政党。选举结果一出,电视上满是发自法国各地“我们胜了!”的欢呼雀跃的场面。那天,我的一个法国女同学作为德斯坦粉丝却当场失望飙泪。

作者留学毕业后与未来的先生双双分配在中国驻法国使馆工作。1984年摄于法国与西德边境。

我留学毕业后,分到外交部驻法国使馆工作。曾经电视上不少法国政要熟面孔,包括1981年总统大选居前四的各党派负责人,我均有幸在不同场合见到其本人:

在我使馆国庆招待会上,见到前来出席的密特朗总统;

在使馆为密特朗总统夫人举办的小型电影招待会上为她与大使夫人担任翻译,在随后的大使会见中也参加了陪见;

参加了时任巴黎市长希拉克为我国家领导人来访举行的大型欢迎活动;

在一次法共全代会上见到了法共马歇总书记,在使馆工作期间负责政党关系的王参赞先后带我列席过法共和法国社会党的全代会。

曹克强大使夫人张兰文与法国朋友会谈,作者(左一)担任翻译。

作者(右一)参加驻法大使曹克强会见密特朗总统夫人的活动。

1987年,作者(左一)与周觉大使合影。作者在使馆工作期间经历了曹克强和周觉两任大使。

1996年4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会见李鹏总理,作者的先生(右一)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会见。

至今犹记得,在大会开幕式或闭幕式上全体起立,高唱法国国歌,还唱我们熟悉的《国际歌》。而见到德斯坦前总统及夫人,则是很多年后在一次中国文艺表演专场中剧院华灯之下。

我留学时主修法国文学,也选修了法国历史、政治、经济地理、艺术等科目,加上日常对法国新闻密切关注,曾经在选举现场观战1981年法国总统大选,使我后来比较顺利地走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岗位——在驻法国使馆从事法国问题研究,全面开展中法友好工作。


图文转自:外交官说事儿 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