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振东1936年1月生于北京顺义区南彩镇坞里村;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留校任教;1961年至1964年到瑞士日内瓦大学进修法语;在中国驻瑞士(1964-1967年)、法国(1973-1980年)、卢森堡(1983-1986年)、乍得(1988-1992年)大使馆工作,先后任二等秘书、参赞(代办)、大使等职;在外交部西欧司和非洲司工作时,历任副处长、参赞、大使等;1987-1988年,率领中央六部委讲师团到湖北省执教,任讲师团团长;退休后,曾应聘担任一些市、公司的顾问。

法方特别重视周恩来夫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访问 

1980年6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邓颖超访问法国和欧洲议会。

1980年6月,巴黎春意盎然,百花溢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同志率人大代表团访问法国。

作者周振东(右一)陪同代表团团员参观。

代表团成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天宝、外交顾问曾涛与法国保卫共和联盟(戴高乐派)总书记、佩里格市长盖纳交谈。

作者周振东陪(后排左一)团员和随团的驻欧共体使团三等秘书陈起元(右一)等参观。

代表团成员共18人,具有广泛代表性,其中有汪锋同志,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天宝同志,藏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田富达同志,高山族,台盟中央领导人。这三位都是人大代表。此外,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前驻法大使曾涛同志任代表团顾问。

1980年6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邓颖超与法国政要交谈。

此次访问是全国人大首次派团正式访问法国和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总部,标志着中欧立法机构合作的开端和中法双边关系的加深和加强。

法方给予高规格礼遇。邓大姐来法坚持不要专机,只包了头等舱,法国人却让邓大姐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奥利国宾机场上。当我问法国国民议会礼宾官泰思耶,是否是奥利机场旁边的那个专用机场时,他耸耸肩回答说:“我根本没到过那里,我们国民议会的客人从未在那里降落过。”

在接待安排方面,亦凸显此访规格之高: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在爱丽舍宫(总统府)会见;法国国民议会议长雅克·沙邦-戴尔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参议院议长阿兰·波埃在卢森堡宫(参议院)会见;法国总理雷蒙·巴尔在欢迎宴会上发表深情的讲话,对邓颖超的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周总理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邓颖超副委员长表示希望中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安排同法国国民议会议长的会谈时,还真费了一番周折。由于双方礼宾习惯不同,法国国民议会礼宾官泰思耶坚持要邓副委员长同议长单独会谈,说这是对邓副委员长的尊重;我方则要求邓大姐的主要陪同人员一起参加会谈,双方争执不下。我只好采取“迂回战术”,先从我熟识的总统府和参议院做工作。参议院议长办公室主任爽快地说:“你说谁参加就谁参加,我们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我又找总统办公室主任商谈,也很顺利。在总统和参议院议长会见邓副委员长时,邓大姐的主要陪同人员同时参加会见。我再找国民议会的礼宾官时,他把手一摊,说:“总统那里都同意了,我们还能说什么。”不打不成交,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

巴黎市长雅克·希拉克在巴黎市府举行欢迎酒会,他强调“中法关系是法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并强调欧洲联合的重要性。邓颖超回应“希望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表示了中国对欧洲联合的支持。邓大姐与法国政要就国际形势、中法合作等议题达成共识,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平时,法国对外国的副议长,甚至是议长到法国访问并不很重视,所以开始我在同法国议会商谈邓大姐访法日程时不十分顺利,但当法方得知邓大姐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时,则情况大变,他们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和接待,体现了法国对周恩来总理的敬意及对中法友谊的重视。

欧洲议会对代表团的访问做了细致周到的安排,日程紧凑而充实,代表团与欧洲议会议长西蒙娜·韦伊(Simone Veil)、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主席詹金斯等欧共体领导人分别会晤,与对华关系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出席欢迎晚宴。双方达成广泛共识,一致认为中欧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合作。

[注] 西蒙娜·韦伊夫人(Simone Veil,1927–2017)是法国著名政治家、女性权益倡导者,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她于1979年至1982年担任欧洲议会议长(即首任直选议长)。她的当选具有里程碑意义,因其是首位通过全欧洲直选产生的议长,又是欧洲议会历史上首位女性议长。她是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的幸存者。  

韦伊被视为“欧洲精神的化身”,其经历与理念体现了战后欧洲对和平、合作与法治的追求。她晚年仍活跃于法国宪法委员会等机构。

2018年,法国将她与丈夫的遗体迁入巴黎先贤祠,她成为极少数获此殊荣的女性之一。

邓颖超副委员长和欧洲议会议长韦伊夫人共同会见了上百名记者,回应了当时对中欧关系的关注。中欧双方对此次访问成果均给予高度评价。邓大姐访问结束之际在使馆举行了答谢宴会,气氛亲切而热烈。

1980年6月,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在答谢宴会上敬酒。

1980年6月,邓颖超副委员长访法时来到周恩来总理故居窗前沉思。

访问期间,作为周总理的夫人和战友,邓大姐来到周总理早年留法期间的故居,缅怀周总理旅法的革命生涯,赋予此行深厚的情感价值,既深化了中法互信,又完成了周总理未能实现的夙愿。

邓大姐还考察了法国的工业企业,参观了卢浮宫、艺术中心等文化机构及巴黎公社史迹,并出席中法文化交流活动。邓大姐细腻的工作风格、谦和的风度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喜爱。

邓大姐提出在街上散散步,不乘车。她走进一家名叫“皮革工人之家”的小餐馆,并与女店主交谈。店主从陪同活动的驻欧共体使团三秘陈起元那里得知邓大姐是周恩来夫人后,喜出望外,向她献了一束鲜花。邓大姐回赠中国工艺小瓷盘,并祝小店生意兴旺。事过多年,店主儿子继续经营小餐馆,每当有中国人来就餐,他总是热情接待并动情地讲述邓大姐光顾小店的难忘旧事。

1980年10月,法国总统德斯坦携夫人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迎接。

同年10月,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访华;1982年,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梅尔马兹访华,都受到邓颖超大姐的欢迎和热情接待。

中法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不断加深、加强和拓宽,同时带动了中国与欧洲的多元化外交。


图文转自:外交官说事儿 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