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振东1936年1月生于北京顺义区南彩镇坞里村;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留校任教;1961年至1964年到瑞士日内瓦大学进修法语;在中国驻瑞士(1964-1967年)、法国(1973-1980年)、卢森堡(1983-1986年)、乍得(1988-1992年)大使馆工作,先后任二等秘书、参赞(代办)、大使等职;在外交部西欧司和非洲司工作时,历任副处长、参赞、大使等;1987-1988年,率领中央六部委讲师团到湖北省执教,任讲师团团长;退休后,曾应聘担任一些市、公司的顾问。
1975年5月,邓小平副总理正式访问法国。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西方大国,也是中法建交以来,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法国。法方十分重视,破格接待。整个访问安排得细致周到,会谈坦诚深刻,气氛热情友好,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法国媒体争相报道,法国电视一台的报道说:一个身兼三个重要职务的中国最高级人士邓小平将抵达巴黎,对西方国家进行第一次正式访问。
法国国内台说:中国第三号人物是作为国家元首来接待的,他是中国访问西方的第一位重要人物。
《费加罗报》的文章说:正式访问常常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惯例,如果说有一个访问是异乎寻常的话,那就是这次邓小平副总理对巴黎的访问,因为这次访问是“重大的第一次”。
我们当时作为大使夫妇的翻译,亲身经历了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访问。
总统的客人
1974年10月,在我国庆招待会后不久,法国外长索瓦尼亚格约见曾涛大使。他开门见山地说:“中法两国关系现在很好,总统很想邀请邓小平副总理到法国来正式访问,请大使先生先向国内报告,如果同意我们的邀请,我们会很快发出正式邀请书。”曾大使表示,立即报告国内,一有答复会马上告知部长。
报告国内后没几天,曾大使就接到答复:邓小平副总理愿意接受法国的邀请,作正式访问,如果方便的话,访问的时间安排在次年5月份。
10月25日,法国驻华大使马纳克约见乔冠华外长,正式邀请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于1975年5月访问法国。后来双方确定具体时间是:邓小平副总理于1975年5月12日至17日正式专程访问法国。
这里强调“专程”是有原因的:法国人非常重视“专程访问”,如果是顺访,他们认为规格低了。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情:1971年10月,我国外贸部长白相国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法国后,还要访问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为了做到“专程访问”,代表团访法后回到北京,然后再去意、阿两国。我作为随同人员也来回走了一遭!
邓小平同志抵达前夕,法国外交部礼宾司通知我们,邓副总理将下榻在克里翁宾馆。这是一个五星级宾馆,它的前面是著名的协和广场。在玛蒂尼国宾馆建成之前,克里翁宾馆是接待国宾的地方,现在仍是接待外国总理、议长、部长的地方。请邓副总理住在那里,无可挑剔。令人惊喜的是,不久,德斯坦总统办公室主任约见曾大使,说:“邓副总理将作为总统的客人下榻在玛蒂尼国宾馆。”大使听了非常高兴,表示感谢。此前,该国宾馆只接待过埃及总统萨达特。
近乎对国家元首的接待
法方对邓小平副总理的接待规格之高,异乎寻常,几乎是按照国家元首规格接待的。
5月12日,巴黎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机场上迎风招展的中法两国国旗分外鲜艳。上午11时,邓小平副总理乘坐的专机徐徐降落在巴黎奥利国际机场。
希拉克总理、曾大使及欢迎人士在机场。
雅克·希拉克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随同前往迎接的有索瓦尼亚格外长、法国驻华大使阿尔诺、瓦尔德马恩省省长沃德维尔、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昂格勒及其他法国政府高级官员。中国驻法国大使曾涛率使馆主要外交官以及旅法华侨代表等到机场迎接。红地毯从停机坪一直延伸到机场的贵宾室。
1975年5月12日,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在机场欢迎邓小平副总理。
当邓副总理走下舷梯时,希拉克总理迎上前去,同他热烈握手,表示欢迎。
1975年5月12日,邓小平抵达法国进行访问,法国总理希拉克特地在奥利机场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图源:网络
在希拉克总理的陪同下,邓副总理走到法兰西共和国卫队的旗帜前面,军乐队高奏中法两国国歌,接着在巴黎军区司令让·法弗罗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按照法国礼宾惯例,只有外国国家元首访问法国时才在机场发表讲话,故我们原来没有准备。后来法方告知,希拉克总理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并致欢迎词,希望邓副总理届时亦讲话。
在贵宾室,希拉克总理致欢迎词,他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和法国政府,热烈欢迎邓小平副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他说:“邓副总理的访问是法中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证明,为两国加强多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双方将就当前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和两国之间的事情交换意见。”
邓副总理发表即兴讲话说,他年青时曾在法国生活过,法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旧地重游,感到非常愉快。短短的几句开场白,使在场的人感到非常亲切,大厅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希拉克总理的陪同下,邓副总理乘车前往国宾馆。当车队到达巴黎荣誉军人院广场时,邓副总理改乘敞篷车,在摩托车、马队的护卫下前往玛蒂尼国宾馆。香榭丽舍大街的主要广场——圆形广场周围悬挂了中国国旗。
同希拉克总理会谈
12日下午,邓小平副总理和希拉克总理举行会谈。会谈后,希拉克总理向新闻界宣布,两国政府决定今后两国将经常进行外交部长级的政治磋商。
当晚,希拉克总理和夫人在金碧辉煌的外交宫为邓小平副总理访法举行正式欢迎宴会,法方众多高级官员出席。希拉克在欢迎词中说,法国密切注视着现代中国逐渐的明显的复兴。他还预言,本世纪末期将是重新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的世纪!
接着,邓副总理致答词,他在讲话中赞扬戴高乐将军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强调发展两国关系是双方共同愿望,两国都坚持不懈地捍卫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发号施令、为所欲为。他指出,当前全世界不愿受超级大国侵略、控制和干涉的国家都在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奋斗,国际形势令人鼓舞。
他们的讲话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同德斯坦总统两次会谈并相互宴请
13日上午参观,下午,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和邓小平副总理举行会谈。
那次会谈从世界格局到美苏战略,从第三世界到印支问题,从新经济秩序到能源危机,几乎所有的国际重大问题都涉及到了,主要的是谈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
谈到欧美关系时,邓小平说:“我们告诉美国人,我们不喜欢‘保护’两个字,究竟是美国保护人家,还是美国也需要人家保护?究竟是欧洲需要美国,还是美国也需要欧洲?如果互有需要,美国就应平等待人,只有平等伙伴关系才是最可靠的。”
德斯坦表示赞同并说:“美国以超级大国自居,总要替别人做出决定,而且把这种决定强加于欧洲。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晚上,德斯坦在总统府宴请邓小平。在宴会上,德斯坦发表讲话,称赞邓小平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代表,这个民族对国际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说,法国和中国由于都拥有数千年可歌可泣的悠久历史,因此懂得,一个国家的人民只要不自暴自弃,那么任何势力都不能长期迫使他们放弃掌握自己的命运;两国也都知道,一个国家依赖别的国家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是不可能不产生恶果的。德斯坦还赞扬了中国对欧洲联合的关心和不久前作出的同欧共体12国建立正式关系的决定。
邓小平在讲话中颂扬了中法两国领导人对发展中法两国关系的重视和关心。他说,中法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都反对超级大国垄断世界事务。他还称赞德斯坦总统为推动西欧联合所做出的努力并强调,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
14日上午,邓副总理参观了一个农场,他看得兴致勃勃,对农场的粮食种植和施肥很感兴趣。他发表感想说,在全世界,农业问题比工业问题更加重要。这次参观对他日后实行的农村改革不无启示。
中午,邓副总理乘直升飞机返回巴黎,稍事休息后,在使馆设小型午宴请德斯坦总统。宴会只有一桌,德斯坦还带来了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儿。
邓副总理在交谈中全面介绍了中苏边境问题和中方的立场。当他说到,中国并不要求收回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去的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德斯坦感到很惊讶,他说:“这个信息很重要,法国政府和舆论界一直认为中国准备收回这些土地。”德斯坦的这个反应很正常,要知道,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法国领土的3倍。因为《尼布楚条约》不是人家用武力逼着你签的,我们只能承认。可另外想,不逼你,你都签,就更说明当时政府的昏庸。
一般习惯,宴请应该是主宾提出告辞,而邓副总理看谈得差不多了,便说:“好吧,我们就谈到这里吧,下午我们还要继续会谈。”
下午4时,邓副总理和德斯坦总统举行第二次会谈,双方谈到了双边经贸关系、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援助和资金问题、原料和能源问题。邓副总理表示支持法国建议召开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
这里我想补充一个小插曲:大家知道,法国大餐不仅讲究饭菜的色香味和造型,还讲究餐具、排场和气氛。国宾馆里的厨师、服务人员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第一天代表团自己吃午餐时,完全按照标准服务:一道道上菜、换盘子,上甜食、水果、咖啡等等,一顿饭足足用了近两个小时。饭后就要参加活动,没时间休息。于是,小平同志对翻译说:“你跟他(指服务员领班)说,以后吃饭,有多少菜一起都端上来。”此后,凡是代表团自己用餐时,所有的菜都摆到餐桌上,小平同志选几样爱吃的,一刻钟、二十分钟就吃完了,赢得了休息片刻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小平同志的爽快和务实精神。
转自:外交官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