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振东1936年1月生于北京顺义区南彩镇坞里村;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留校任教;1961年至1964年到瑞士日内瓦大学进修法语;在中国驻瑞士(1964-1967年)、法国(1973-1980年)、卢森堡(1983-1986年)、乍得(1988-1992年)大使馆工作,先后任二等秘书、参赞(代办)、大使等职;在外交部西欧司和非洲司工作时,历任副处长、参赞、大使等;1987-1988年,率领中央六部委讲师团到湖北省执教,任讲师团团长;退休后,曾应聘担任一些市、公司的顾问。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富尔宴请
当天晚上,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埃德加·富尔(Edgard FAURE)和夫人在华丽的议会大厦宴请邓副总理和代表团全体成员。这是法国方面为邓副总理访法安排的三场正式宴会的最后一场。希拉克总理夫妇、9名政府成员、众多议员和前政要出席宴会。
埃德加·富尔出身律师,熟悉国际法,能言善辩,具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曾两度出任法国政府总理。他和戴高乐将军关系密切,因而在中法建交前,戴高乐派他作为私人代表两度访华,达成了中法建交的三点默契,为中法1964年1月27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1963年10月,周恩来总理(左一)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特使、前总理富尔(左二),商讨两国建交问题。图源:网络
访问里昂
5月1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法国国务部长兼内政部长波尼亚托夫斯基(法国政府中唯一的国务部长)的陪同下,乘专机到法国东南部城市里昂访问。
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2012年摄)
里昂,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有高卢和罗马文化遗产、名胜古迹。
里昂,是基督教的圣地,第一座高卢时代的基督教堂建于此地。
里昂,是南北交通枢纽,法国的第二大城市(有争议的是,按市镇人口,马赛是第二大城市),在法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在二战中是抵抗运动的重要活动中心。
里昂被誉为“美食之都”和“丝绸之都”,工业和科技发达,丝绸工业具有悠久历史,其生丝原料有从中国进口的传统。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曾在那里生活、工作过。
里昂市市长普拉代尔在市政府大厅里举行盛大招待会,欢迎邓副总理的来访。市长在欢迎词中说,里昂和中国的关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他讲述了丝绸之路的许多往事,最后表示希望加强里昂和中国之间的联系。
邓副总理在致答词时说,中国人民对里昂并不陌生,并表示,希望传统的贸易关系和民间友好关系在里昂和中国之间发展得更好些。在讲话结束时,他用刚从翻译杨桂荣同志(后曾任我国驻马达加斯加、马耳他大使)那里学的一句法文说:“中法两国友谊万岁!”大厅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邓副总理在市政府的留言簿上写下了“向里昂人民致敬”一行字。
下午,邓副总理参观了贝利埃汽车厂,董事长保罗·贝利埃(Paul BERLIER)亲自陪同。在陈列大厅里,摆放着各个时期生产的各种类型的汽车。贝利埃汽车厂是法国第二大汽车厂,是生产重型卡车的最大厂家,较早同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它向中国出口了近万辆重型卡车。
希拉克总理在南方请邓副总理共进晚餐
晚上,邓副总理到南方旅游胜地——一个山区小镇莱博过夜。法方通知代表团,希拉克总理将与邓副总理共进晚餐。当日,希拉克在普罗旺斯主持“乔治·蓬皮杜大街”的命名仪式。
邓小平副总理下榻在马尼埃尔饭店。这家饭店由一座古老别墅改建而成,远近闻名。饭店主人雷蒙·蒂利埃是一位著名的烹饪专家。据说,他的饭店是法国烹调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曾接待过戴高乐将军、英国女王、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大厅的四壁挂满了名人光临用餐的照片。蒂利埃先生获悉希拉克总理将在他的饭店宴请邓小平副总理后,便一直在饭店门口恭候。这里的饭菜确实美味可口。
晚宴接近尾声时,希拉克站起来望着邓小平说,他虽然和邓副总理达成了不发表讲话的“君子协定”,但他还是要说几句,以表达他此时高兴的心情,接着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邓小平副总理也即席致词,讲话中不乏幽默风趣之词,激起阵阵笑声。最后他又用刚从翻译那里学的法文说:“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岁!” 这次致词比在里昂讲得更长,虽是现学现卖,效果很好,在座的人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坐在我身边的马腾先生(后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对我说:“邓副总理的法文进步可真快呀!”
访问南方
次日上午,邓副总理访问了博德普罗旺斯村,参观了考古博物馆和现代绘画馆。邓小平在古老大街上漫步时,村民们站在自家门前向中国客人鼓掌、招手,邓小平也微笑着向他们挥手致意。离开村庄时,30名少女欢呼雀跃而至。她们每人向邓小平送一株虞美人草,以当地特有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宾。
离开村庄后,代表团前往贝莱夫代雷,参观马库尔原子能中心。技术总监卡尔向代表团介绍了“凤凰”核反应堆的先进技术。邓副总理参观得很仔细,他告诉法国人,他对这一切很感兴趣。国务部长波尼亚托夫斯基接上去说,法国政府准备扩大对中国出口尖端技术产品。法国的推销果然奏效,后来中国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其主要设备就是从法国引进的。
答谢宴会
晚上,邓副总理在使馆举行答谢宴会。希拉克总理、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埃德加·富尔、多位部长、三军司令、议员以及各界代表、华侨代表等济济一堂,热闹非凡。这种景象在巴黎外交界是少见的。
邓副总理非常愉快,他致词说:“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在不少问题上,我们两国不可能都采取完全一致的立场和做法。但是,通过这次会谈,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点比我们过去所了解的要多。”他还说:“欧洲和亚洲实际上是一个大陆,你们在西边,我们在东边,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比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希拉克致答词说:“邓小平副总理对法国的访问标志着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经过多次深入的会谈,证实我们选定的共同道路是宽广的。”他说:“我们彼此都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够发展对话和团结,并且用对话和团结来代替对抗。”最后他表示,德斯坦总统和他本人都非常高兴接受中方的邀请访问中国。
送行的人远比欢迎时的多
5月17日下午,邓小平副总理结束对法国的正式访问,在离开玛蒂尼国宾馆时,邓副总理同宾馆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告别,还用法文说“谢谢你们”,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服务人员十分感动,因为从未有外国领导人这样做过。按照希拉克的说法是:过去没有人这么做过,将来也不会有人这么做。
以希拉克总理为首的法方领导人前往机场为邓副总理送行,欢送的人比起欢迎时的人还多。
希拉克对邓小平说:“法中关系是非常好的,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都尊重民族独立的原则。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局面,希望工业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建立新的关系。”
希拉克还说:“法国人和中国人都拒绝接受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两国的外交都摒弃集团政策。我们满意地看到中国支持欧洲建设,其具体表现就是不久前中国向布鲁塞尔派驻了代表。法国决定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邓副总理离开法国时,希拉克到机场送行。图源:网络
邓小平的访问获得圆满成功,是中法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
转自:外交官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