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被古刹钟声浸润、被七里河滋养的土地,饮食里藏着山野的质朴与市井的温热。从隆尧的非遗风味到清河的乡土滋味,每一口都带着厚重的地域印记,像太行的晨雾般温润,似泜水的涟漪般绵长。
隆尧羊汤:一碗乳白里的太行暖味
隆尧羊汤是邢台的“冬日暖阳”,藏着北方汉子的实在。选用本地山羊,整只慢炖数小时,直到骨酥肉烂,汤体熬成乳白,再按客人口味加入羊肉、羊杂,撒上胡椒粉、香菜提香。
端上桌时,热气裹着肉香直冲鼻腔,汤色乳白浓稠,羊肉软烂不柴,羊杂脆嫩无腥,胡椒的微辣混着羊肉的醇厚,顺着喉咙滑下,暖得从胃里直窜到四肢。配上刚出炉的油饼,掰碎了泡进汤里,饼香吸足了肉汁,每一口都是太行山下的踏实温暖,是邢台人对“鲜”与“暖”的朴素表达。
清河八大碗:一桌丰盛里的乡土热忱
清河八大碗是邢台的“宴席担当”,藏着农家的待客诚意。以猪肉、鸡肉、排骨为主料,分“荤八大碗”和“素八大碗”,通过蒸、炖、炸等手法烹制,像酥肉、丸子、黄焖鸡等,每一碗都油亮入味。
酥肉外焦里嫩,吸足了汤汁的咸香;丸子紧实弹牙,带着葱姜的清爽;黄焖鸡肉质酥烂,酱香味渗透每一丝纤维。八大碗荤素搭配,浓淡相宜,装在粗陶大碗里,分量十足,是清河人宴请时的“面子菜”,也是乡土间最直接的热情表达,一口下去,满是农家灶台的烟火气。
威县火烧:一张酥脆里的市井记忆
威县火烧是邢台威县的“街头符号”,透着老手艺的坚守。用烫面做皮,卷上油酥,反复擀叠后烙至金黄,再入炉膛烘烤,烤出的火烧外皮酥脆掉渣,内里分层柔软。
可空口吃,麦香混着油香,越嚼越香;也能夹上卤肉、鸡蛋,肉的咸香与火烧的酥脆碰撞,层次丰富。在邢台的街角,守着炉子买一个刚出炉的火烧,趁热咬下,酥脆的外皮带着炭火的微焦,内里的柔软裹着馅料的醇厚,是市井里最熨帖的滋味,也是邢台人刻在骨子里的烟火记忆。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编稿: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